书画大家:京师画派创始人孙荣燕

来源:未知    作者:杜静伟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01    

人物简介
孙荣燕,男,汉族,生于1949年10月1日,北京人,号濡墨斋先生,别名持香居士,笔名静波。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国画家、教育家。现任公仆书画院院长、京师画派创始人。毕业于哈尔滨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中文系和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少年宫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馆馆长,北京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
一九四九年十月生于北京,一九七六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岁开始师从画家刘勇峰老师学习绘画。六十三年以来,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始终不渝,笔耕不缀,刻苦钻研,师从多家,博采众长,涉猎广泛,书画兼收。多次参加国际、全国书画比赛,获奖颇丰。书画作品多次被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朝鲜、韩国、瑞士、俄罗斯、泰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友好人士、华人、著名人士收藏。

孙荣燕老先生做知青,当过石油工人,任国机关干部,做过老师,不论从事何职业,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他为之对党的承诺和誓言奋斗了一生,在晚年书画事业的道路上依然用公仆人的情怀创作出一幅幅红色革命题材作品宣传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这就是他对人生和历史的回答。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实现他的承诺,为此奋斗了一生。
平生经历

1968年06月,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5团,知识青年。
1974年10月,做为工农兵学员到大庆成了一名石油工人。
1976年0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06月,调入哈尔滨市政府,成了国家公务员机关干部。
1986年08月,考入哈尔滨市直属机关职工大学中文系。
1994年06月,调入北京市少年宫,成为北京市少年宫的一名教师,艺术教育部部长、少年宫副主任、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馆馆长,北京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
2004年05月,接受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少年宫,陪同总书记与全国各地少年儿童一起在少年宫欢度六一儿童节,并在少年宫会议室召开青少年教育座谈会。
2008年12月,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终因劳累过度住院一个月后,坚持到2009年正常退休。
2018年05月,公仆书画院院长、公仆书画院院务委员、公仆书画院院士。
2019年07月,创立京师画派。
荣誉事迹

1987年,书法作品在“文明杯”全国钢笔、圆珠笔书写大赛中获“优胜奖”。
1988年,书画作品荣获首届民主与法制全国书画艺术大赛“叁等”奖。
1988年,书法作品在江西抚州王安石纪念馆、中国临川书社、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举办的首届《王安石杯》国际书画篆刻大奖赛中,荣获中老年组佳作奖。
1988年,书法作品在戎艺杯全国书画有奖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1989年,书画作品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举办的“戎艺杯全国书画有奖大赛·优秀奖”并展出。
1989年,在全国青少年书法品段级位评定委员会、《青少年书法报》社举办的第三回全国青少年书法作品段级位评定活动中荣获篆刻项目五段级位。
2004年,接受胡锦涛视察少年宫,陪同总书记与全国各地少年儿童一起在少年宫欢度六一儿童节,并在少年宫会议室召开青少年教育座谈会。
1997年,被中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机关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被首都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授予“突出贡献者”。
2000年,率中国书法教育代表团访问日本。
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2003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机关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被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评为“先进个人”。
2003年,在共青团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机关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教委机关委员会举办的2001—2002年度“达标创优”竞赛活动中荣获“青年之友”。
2003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优秀理论研究工作者”。
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第五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书法类指导工作一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奖、国家公安部奖励“三等功”。
2008年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授予“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突出贡献者”。
2008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联合授予“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
2017年被中国书画报北京双拥艺术中心、喜迎十九大·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展授予“特殊贡献奖”。
2018年被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授予“公益爱心大使”称号。
2019年由公仆书画院主办,北京市少年宫承办的“公仆真情,不忘初心”——孙荣燕书画展在北京少年宫成功举办。

艺术评价
书法点评

正如社会学者、收藏鉴赏家、当代诗人陈勃夫评价,孙荣燕的字,大气磅礴。上追唐碑风骨,下得魏晋神韵,且又融进了自己的创新创造,蕴涵着飘逸精神。观其书法,如领略山之巍峨,海之浩淼,天之高远。他的隶书间糅各长,宗法汉魏,复古而不古,对结构、笔力的把握得心应手,严谨沉着,不失疏放。他的书法作品线条浑厚,结构工稳,博采众家之长,行、草兼备。上至甲骨,下到小篆,研习多年,別有情趣!以神取其法度,以意境取之神韵。随着笔墨的起伏流转,字字隽永端庄。在汲取传统书法精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受到了艺术界的一致赞赏。其草书萧散清朗,豪气奔涌,恬淡冲和,线条遒逸,随势翻转,流走如丸,疏密浓淡,如有神助。孙荣燕的用笔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着墨落纸结实沉稳,运笔抑扬顿挫、富有变化,轻重缓急,错落有致,能根据字意,对书写内容表达出应有的感情和韵味。行笔时轻而不滑、滑而不虚、虚而不飘,笔断意连,柔中有骨、骨中有柔,有血有肉,自然流畅,气韵皆通,时代面貌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人文气质和文人气息相结合,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神采。
正因如此,他的书法作品在“文明杯”全国钢笔、圆珠笔书写大赛中获“优胜奖”、首届《王安石杯》国际书画篆刻大奖赛中荣获中老年组佳作奖、戎艺杯全国书画有奖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
国画点评

陈勃夫先生曾在文中写到,孙荣燕早年曾受过传统技法的训练,他非常注意笔墨的表现力度。在中国艺术中,线条反映作者的感情、胸次、气质等精神状态,在孙荣燕的国画中,处处可观其把纵横粗犷的线条横架出巍峨的气派,细腻的笔触在幽微的局部所张开的动人之弦。他不仅画国画,对油画也颇有研究,亦是童子功。油画有中西和璧的味道。观其油画,天人合一,使人不觉想起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和谐统一,笼天地于形内,搓万物于笔端,将气与韵,神于形完美统一于整体,其中西画法的融合使中国油画更具含蓄性和抒情性,更富有诗意。
孙荣燕的作品重以气来统摄全局。中国美学认为,“气”是化生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源,是人与自然共同的构成质料,气是生命的基础,是生命活力的源泉。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品说:“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孙荣燕则更把这种势表现为一种含蕴欲发之气,喷薄欲出之气,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他笔下的山石巉岩,峰崖峻险,从山麓至山巅,万木葱翠,迤逦万重,山腰间白雪缭绕,岚气飘流。虚妙之处,皆因实而生,观其画,不禁使人想起黄庭坚的《道臻师画墨竹序》:“夫心能不牵于外物,则其天守全,万物森然,出于一境岂得含墨吮笔,磐薄而后为之哉?故余谓臻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气是心灵自由的外化。孙荣燕的画,使人感到其得势可随意经营,而经营的效果又张扬着势的能量与气象,或者说势是通过经营而体现的。他笔下的山水,以雄秀的格调为基本要素,蔚然深郁的树林,皑皑白雪的山头,山间急湍的飞瀑,溪流婉转的泉水,云雾缭绕的群山,组成了一曲优美抒情、生机滋勃,富有牧歌式情调的动人乐章,洋溢着诗的意境,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万千气象和向上精神。
社会评价

孙荣燕不仅是一位书画艺术家、书法通才,而且是一位爱心大使,以自己别具一格的书画笔墨谱写着人生大爱。凡是与孙荣燕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孙荣燕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永远的普普通通,永远的和蔼可亲。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用热情的态度对待他的朋友和书画爱好者,从不愿意人们把他看成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凌驾于我们之上的“大师”,他更愿意人们把他当成知心朋友、和气老人。
他淡薄名利,超然于世,淡定闲静,低调随和,他的作品自出世以来,就以其典正、沉浑、俊逸、雅致和从容的仙风神韵,倍受世人喜爱和追捧。
孙荣燕性格大气,为人善良,2009年在少年宫退休之前,他竭尽心力,争取资金4.5亿元,重新选址新建一所现代化少年宫,成就他人生的一大杰作。
他热心公益,满怀爱心,2018年被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授予“公益爱心大使”称号,在那超然通透、恬淡静定的表象之下,跳动的是孙荣燕那颗淡薄名利的大爱之心。
孙荣燕先生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德操高尚,待人诚恳,在他身上,真正能体会到一种宁静淡泊,真诚高远,仁者长寿的人生况味。他就是这样一位有思想,极赋个性的书画家,在他的书画中,蕴含着一种对人生和社会更深透的解读方式,一种可以释然超脱生命的困惑和局限,正因如此,他的书画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境界。其鲜明的独特风格和气势恢宏的英雄气概在世界艺术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杜静伟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娱乐 | 旅游 | 图片

Copyright 2009-2017 人民民生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00018号  技术支持:琢玉网络

电脑版 | 移动版